這學期在兒文所的課堂上做了一份「兒童文學的產業觀點」的報告,也陸續跟一些兒文上下游工作者分享。
大家鼓勵我不妨提供給更多人,所以想一想決定把這份簡報改成文字版、一般版,跟創作者分享。
本來我的起點是兒童小說的作者,但是在文字版上我會擴大成所有相關的童書創作者。
同理,其實是所有的書籍創作者都是一樣的。希望大家也能從產業面、出版從業人員這邊獲得一些產業的觀點,知道出版社內部的想法。
雖然有些部分是我個人歸納,要真的徹底把我的觀點跟出版社完全分開很困難,我也不能代表全部的出版社。總之如果有講不清楚(或不能講清楚之處),也歡迎私底下找我。
創作者擁有的當然是一門特殊的手藝,但是出版、行銷、授權等,又何嘗不是?
出版社不是作家的萬惡「甲方」,更不是只靠「印書」就能賺錢。
創作者、編輯、行銷企劃等,或許可以在我的連載中,看一看彼此的工作到底都有哪些可能性。
如果能因為彼此知道有哪些侷限,而能互相補位、培養團隊默契,那對一本書的生產會更有幫助!
因為這個主題的小子題滿多個的,所以我設定是用連載的方式慢慢寫!希望有時間可以把它寫完。
◼︎ 童書的定位/出版的企劃
所有想做童書或出版的人,最開始可能都只有很模糊的想法:「我想做一本繪本」、「我想寫一本小說」、「我想寫一個故事集」。
不管是寫之前或是已經寫完後,只要想做到出版,出版社還是會需要做很精確的定位跟企劃。
那出版社怎麼做企劃呢?首先編輯或企劃會先針對這個主題進行分類,而且會一直往下分。大分類下會有小分類,有時候小分類下還有更小的分類。(你也可以當作是標籤)
每間書店都有不同的分類,其實這些分類的方法就是書店找書的邏輯。比如政大書城就很特別,它是按照出版社來分類。你要找遠流的書?先去第二走道之類的。
至於誠品、博客來,也各有自己的分類。目前出版社大多會按照這兩家的標準來做分類。這些分類都已經行之有年,每本書我們都會想辦法放進所謂適合的分類。
「啊不就反正隨便分一下,應該沒差吧?」
有差!真的有差!實際上它就是會關乎這本書到時候被放在哪個平台、哪個版位。這就好比你不會去衛生紙區買啤酒一樣!
有些書,比方說親子教養,就是跨類別的。如果你是企劃,你會希望它在童書那邊會出現,畢竟家長最容易因為帶著孩子走到那附近,對吧?
但同時作者也會希望它被放在教育類別,因為那是成人書區,作者會希望關心教育的人能在那區看到這本書。
放錯類別的書會很悲劇,那本書會遇到不對的讀者。比方說一本漫畫是兩個男孩青春熱血,結果被放到BL——讀者會覺得這本書莫名其妙——會賣不出去。
所以分類對書籍來說很重要,而且這個分類也會影響作者的寫作方針跟策略。
一般的讀者或許不一定會意識到分類這件事情,讀者通常是直觀地走去她喜歡的書區。
但是專業的讀者可能就會發現,有些書好像怪怪的?比方說《來自清水的孩子》、《女孩與骨頭先生》,到底要去哪找?或是為什麼這區會有一本這麼不一樣的書?
很難分類的書都有跟別的書不一樣的「起點」,例如《女孩與骨頭先生》是雍卡拉森的作品,畫風的辨識度能夠讓讀者不會錯過這本書。
《來自清水的孩子》的題材特別,講的是人權教育家、《王子》雜誌創辦人、紅葉少棒傳奇推手、政治受難者蔡焜霖的生命故事。作者游珮芸老師、繪者周見信老師與相關人員都有一定的Reputation。
像他們這樣的作品,才有機會突破分類。除此之外,並非完全不行,只是難度相對高。
◼︎ 這個類別有競品嗎?差異在哪裡?
好的,我們先假設,已經很明確知道這是一本怎樣的書。
例如這是一本「國語名師寫給孩子的故事,主要是跟成語有關的書,孩子可以邊讀邊學成語」。
台灣每年出版三、四萬本書,從所謂的出版高峰到現在,時間也夠久了,很難說有什麼書是真的「藍海」。就算當時是獨一無二的題材,現在通常也都會有類似出版品。
成語?那當然是紅海中的紅海,還可以出嗎?
因此企劃需要針對這本(套)書,做更小的切片:這本書跟競品的差異在哪裡?亮點在哪裡?要怎麼說服讀者在眼前有好幾套看起來差不多的書裡面,挑手上的這本?
行銷的起點是編輯,編輯的起點是企劃。
例如成語書,那需要往下切,這本書是設定給中年級以上的小孩閱讀?總共幾個成語?會有注音?全彩?有漫畫?有插畫?內容要能分成小章節(方便分段閱讀)?可能還要加上一些典故?
接著會進入到故事的情節、主角的特色、整體的風格等等。當然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:這本書的作者是誰?不可能誰都可以寫吧?
很多人覺得這有什麼難,我來調研一番,也能寫出一套給孩子的成語書——但是為什麼消費者要相信你能寫呢?「你是誰?」很重要。
那從來沒出過一本書的人,不就永遠沒機會嗎?也不是這樣說,但是一樣,這些通常一開始在企劃階段就需要想。如果沒有先想清楚,很容易做白工。
也有人會問:「書哪有競品?我可以買東野圭吾也可以看金浩然啊!」
確實有些人會因為喜歡昆蟲,就把所有跟昆蟲有關的書通通打包帶走,看了一本賀爾蒙減重的書,又再看另外一本168。
但是人的資源有限、消費者的時間與預算都有限。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(但願這樣的消費者多來幾位)。
下一章我們會聊聊創作者的合約、著作權問題……應該吧!